
多數民眾對微波爐的電磁波仍存有疑慮,擔心長期使用恐影響健康。不過根據公開資料顯示,生活中頻繁使用的吹風機,其電磁波強度可能遠高於微波爐,而且使用時貼近頭部,曝露情況更加集中。
資料顯示,吹風機在啟動後所產生的電磁波強度約為60至200毫高斯(mG),而微波爐在正常使用、距離30公分的情況下,電磁波外洩通常落在5至100 mG之間。其他家電如吸塵器與電鬍刀的電磁波強度也相對偏高,但使用時間通常較短、距離也較遠。
與多數家電不同的是,吹風機常常直接貼近頭皮使用,有時甚至一吹就是十多分鐘,使用頻率高且曝露集中,成為家中電磁波曝露的一大來源。雖然這類電磁波屬於非電離輻射,並不會破壞細胞結構,但長期累積的接觸情形仍引起不少討論。

日常使用可簡單降低曝露風險
一般來說,只要做出幾項簡單調整,就能降低日常曝露的程度。例如,吹風時盡量與頭皮保持距離、縮短使用時間、避免長時間集中吹同一區域。此外,市面上已有標榜「低電磁波設計」的吹風機供消費者選擇,也是不少人購買時的參考指標。
儘管目前沒有明確研究顯示家用電器的電磁波會直接造成健康問題,但日常使用習慣仍是左右曝露程度的主要關鍵。想要降低風險,不見得需要放棄這些便利的家電,只要用得巧,也能用得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