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新聞網 記者/林偉志
圖/unsplash
股神巴菲特近五年靠投資日本五大商社,獲利超過70%,再次印證他所強調的「護城河」投資哲學。目前國內日股ETF中,有中信日本商社(00955)受惠於巴菲特買進商社的概念。有市場專家指出,中信日本商社50檔概念股中,有5檔大商社是投資人耳熟能詳!而復華日本龍頭(00949)則最貼近巴菲特的投資邏輯,30檔成分股挑選以護城河概念為核心,長期績效顯著優於日本傳統市值型指數。今年以來,報酬率已超過5%,排行日股ETF第二名。
巴菲特對於日本股市青睞有加!他過去一年減碼美股,反而加碼日本大型商社。根據波克夏2024年財報,對五大商社的持股比例已接近10%,總市值達235億美元,相較於最初投入的138億美元,增幅逾七成。他在最新股東信中表示,未來可能放寬10%的持股上限,且繼任者也將持續持有日本資產數十年,顯示其對日本市場的長線信心。
日本商社業務橫跨能源、食品、金屬與金融等多個領域,獲利來源多元化,正是巴菲特所稱的「持久性護城河」典型,成為他長期佈局的核心資產。
除了商社,日本許多大型產業龍頭同樣具備強大護城河與全球競爭力,以日本最大的消費娛樂業巨頭索尼(SONY)為例,業務涵蓋消費電子、遊戲硬體與內容、音樂、影視娛樂及金融服務,是全球少數跨足娛樂與科技的綜合品牌;日立(Hitachi)在IT服務、能源輸配電、醫療設備與工業自動化等領域領先群雄,是日本最大的綜合機電企業。
又如全球汽車龍頭豐田(Toyota)雖以汽車製造為主,但業務延伸至新能源車、自駕技術、機器人、人工智慧、金融服務與再生能源,產業鏈完整,技術研發實力雄厚。所以豐田雖然不像商社涉足原物料貿易與食品領域,但其品牌影響力甚至超越部分商社。
這些企業歷史悠久,重視長期穩健發展與國際化經營,品牌影響力強與業務多元化,使其成為值得長線投資的優質標的。
2023年巴菲特也曾透露,只要符合其投資標準,未來不排除投資五大商社以外的日本企業。他直言:「接下來的投資對象一直在腦海中,取決於價格。」進一步印證對日本市場的長期看好。
*任何投資都有其風險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