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投瑞龍瀑布是加走寮溪的最後一個瀑布,有「竹山第一美瀑」之譽。沿著無障礙高架步道走過瑞龍吊橋,一座高架觀景平台正前方能全覽加走寮溪峽谷之景,側面可遠望瑞龍瀑布整體之美,瀑布前方一座跨河道的「空中觀瀑平台」是瑞龍瀑布園區的亮點,空中觀瀑平台與瀑布只有咫尺距離,溪水由峭壁傾瀉而下,水勢奔騰咆哮喧聲如雷,空氣中充滿負離子能量。
瑞龍瀑布園區位於南投縣竹山鎮坪頂里山區,加走寮溪流經此處遇見斷層,溪水由峭壁傾瀉而下形成瀑布,是加走寮溪的最後一個瀑布。可惜命運多舛,自整建步道對外開放後,期間曾因颱風侵襲與發生火災,造成設施損壞多次封閉。近年來經過南投縣政府的多方努力,增建無障礙高架步道、空中觀瀑平台,並汰換吊橋鋼索與抗風支索,讓園區建設更安全、更趨完備。
瑞龍瀑布園區,全程無障礙高架步道 (可行娃娃推車與輪椅) 取代傳統水泥步道全程約 1000公尺,高架木棧步道除了能規範遊客活動範圍外,也可降低遊客對自然生態的破壞,減少遊客誤觸有毒植物,更能讓動物可以自由穿梭木棧道下,也讓植物及土壤不受踐踏及破壞。
高架步道上設有多個植物解說牌,配合山壁上的植株,非常適合做植物與生態觀察。山棕為棕櫚科植物,莖幹與葉柄皆無刺,但有棕鬚。山棕的花是蜜蜂、紫蛇目蝶等的食草。山棕核果成熟時為橘紅色,內含種子三粒,不可食,雖無毒,但食後嘴唇喉頭會搔癢疼痛。
斯文豪氏攀木蜥蜴,台灣特有種,常見於台灣低海拔地區,又名台灣龍蜥、台灣攀蜥,俗稱竹虎、山狗大,也是台灣所有攀蜥當中體型最大的。
山壁旁的「咬人狗」,全株幼嫩部分、葉面、葉背、花序軸、果柄等部位都長有「焮 (音同性) 毛」。焮毛是表皮細胞的突起,似針頭狀的剌毛,頂端膨大處細胞壁極薄,下方是一個囊狀物,內含似蟻酸的有機酸,是一種構造極為巧妙的自動注射器。當外力碰觸焮毛時,由於膨壓的作用,囊內的酸液就由針頭小孔注入人體,會引起疼痛燒熱的感覺,會持續數小時至一兩天之久。咬人狗的花很特別,果實更特別,呈白色半透明膠果狀,但看看就好,千萬不可好奇用手碰觸。
瑞龍吊橋,高大粗壯的階梯式橋塔,吊床式橋面宛如飛天巨龍,全長 215公尺橫跨加走寮溪,比南投市猴探井天梯 (天空之橋) 全長 204公尺還長 11公尺。
瑞龍吊橋,橋寬 1.35公尺,是通往瑞龍瀑布唯一通道,走在吊橋上,可以欣賞加走寮溪蜿蜒的河道及曲流景觀。
加走寮溪是位於南投縣竹山鎮的一條河流,河長 22.5 公里,為濁水溪的支流清水溪的支流。「加走」二字為閩南語發音,意即「跳蚤」。「寮」,指工寮,伐木工人於山林間搭建的簡易棲息處。當年為取水方便,工寮幾乎沿著溪邊搭建。「加走寮」,意即充滿跳蚤的工寮。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,照片:加走寮溪上游)
吊索型橋梁透過吊索將橋身自重及活載重傳遞至橋塔,階梯式橋塔設計,透過多層次結構有效分散載荷,除提供橋梁更好的穩定性,獨特的造型更是成為景觀亮點。
跨過加走寮溪後,到達瑞龍吊橋另一端,步道下方有休憩平台,續行高架步道 500公尺,可到達瑞龍瀑布觀景平台,途中設有休憩涼亭供遊客歇息。
高架步道旁有一介紹牌,介紹「樹抱石」特殊自然景觀,也介紹樹的品種「江某」。江某的放射狀掌狀複葉,貌似鵝掌又稱為鵝掌柴,名字來自台語,「江某」與「公母」的台語諧音。日治時期流行穿木屐,木屐用江某的木頭做材料,兩腳的形狀大小相同,不必分左右腳,台語說木屐「沒公沒母」(或「冇公冇母」),後來就把木屐的材料樹叫做「公母」,台語的「公母」翻繹成國語變成「江某」。
一座高架觀景平台,正前方能全覽加走寮溪峽谷之景,側面可遠望瑞龍瀑布整體之美。瀑布前方一座長約 50公尺跨河道的「空中觀瀑平台」是瑞龍瀑布園區的亮點,可以 180度展望瑞龍瀑布滂沱美景。
高架觀景平台續行高架步道,通過「瑞龍天下第一瀑」勒石後,豋上「空中觀瀑平台」,瀑布近在咫尺,溪水由峭壁傾瀉而下,水勢奔騰咆哮喧聲如雷,空氣中充滿負離子能量。
瑞龍瀑布舊稱「石崁湖瀑布」,其所在地為山坪頂聚落,因此又稱為「山坪頂瀑布」,民國 70年間 (1981) 故總統蔣經國先生蒞臨觀賞,見瀑布型式壯闊,滾滾洪流激捲而下,宛如騰龍躍天之壯觀,遂為其命名為「瑞龍瀑布」。
瑞龍瀑布高約 60公尺,寬 5至 7公尺,由上而下分為三段,由溪谷斷層傾瀉而下,激沖到石崁湖溪底,水勢奔騰咆哮喧聲如雷,氣勢雄偉壯觀,河床巨石嶙立, 瀑底散珠細霧氤氳迷濛。
瑞龍瀑布園區
地址:南投縣竹山鎮坪頂里
電話:0988 478 007 (步道服務專線) / 049 265 7668 (竹山旅遊服務中心)
開放時間:週一至週日,08:00~16:00 (進場時需配合吊橋人數管制排隊進場。吊橋限制50人通行,觀瀑平台限制100人,非開放通行期間嚴禁攀爬進入吊橋。
門票:NTD100元/人 (全票)
文章來源:南投瑞龍瀑布園區 空中觀瀑平台 瀑布近在咫尺彷彿觸手可及 (夫子。旅食趣)